北宋末年,靖康(公元1126-1127)年間,金兵南侵,國破家亡,野蠻落后的女真貴族,對豪華如錦的開封垂涎欲滴,一次次求索,不僅虜掠金銀財寶,還“大索百戲”,連散居民間的藝人也一并遭殃。
據《三朝北盟會編》記載:
金人來索御前祗侯,方脈醫人,教坊樂人,內侍官四五十人,露臺祗侯妓女千人,……又要雜劇、弄影戲、小說、打筋斗、彈箏、吹笙等藝人,一百五十余家,令開封府尹,押赴軍前。
被掠到北方的人們倍受侮辱。身無牽掛的雜技藝人,表現了強烈的反抗精神,他們在敵人大張宴樂的帳篷內,被逼演出時的致語中,大聲喊出了:“七將渡河,潰百萬人禁旅,八人登壘,摧千仞之堅城!”表達了對敵人的仇恨,對宋家王朝不抵抗政策的哀怨。
金人對百戲藝人大肆掠奪,造成大規模的文化遷徙,客觀上促進了南北地域的文化藝術交流,有系統地把中原雜技傳到了北方。使中原力技、幻術、馬戲和各種雜技在塞外流行起來。
雜技發展到元代,出現了“雜把戲”這個名稱,“把”是一束的意思。現在有些地區稱雜技幻術為“玩把戲”,就是由這個稱呼演化而來的。在元90年的殘暴統治下,漢族被稱為“南人”,處于社會最低層,遭受奴役,元統治者不許漢人藏鐵器,不準習武,不準養馬……這樣,雜技馬戲中的節目就被禁止了一大半,雜技藝術開始凋零,淪落為走江湖、耍把戲的江湖藝術。
在元朝的血腥統治下,雜技藝人有兩個去向:一是參加元代盛行的“雜劇”演出,充任武行。雜劇中常需要翻跟斗、耍大旗、舞百丈旗、踩高蹺等特技表演,這樣就為雜技藝人提供了謀生的機會,當時雜劇中出現了一口氣翻二百個跟斗的出色武行。另一去向是流落街頭巷尾表演雜技,元·陶宗儀的《輟耕錄·禽戲》中記有民間藝人賣藝的情景:
余在杭州日,嘗見一弄百禽者,蓄龜七枚,大小凡七等。置龜幾上,擊鼓以使之,則第一等大者先至幾心伏定,第二等者從而登其背,直至第七等小者登第六等之背,乃豎身直伸,其尾向上,宛如小塔狀,謂之,”烏龜疊塔“。又見蓄蛤蟆九枚,先置一小墩于席中,其最大者乃踞坐之,余八小者左右對列。大者作一聲,眾亦作一聲;大者作數聲,眾亦作數聲。既而小者一一至大者前點首作聲,如作禮狀而退,謂之”蛤蟆說法“。此”疊塔說法“,固教習之功,但其質性蠢蠢,非他禽鳥可比,誠難矣哉!
訓練七只烏龜疊成塔狀,訓練青蛙能夠聽從指揮發出啯啯叫聲,確實不易。”烏龜疊塔“沒有留傳下來,”蛤蟆教書“直至清末還有人表演。
從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,這一時期的雜技藝人,難負官府的沉重賦稅,被迫流浪賣藝。為了糊口度日,耍練一些小型驚險節目。而正是在這種流動的環境中,錘煉出許多短小靈活,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雜技節目,例如:踩大繩、舞流星、頂碗、打花棍、蹬梯、耍壇子、踢毽子等等。
一千多年來,雜技藝人在風雨中前行,不屈不撓;雜技之花萌芽于民間沃土,幾經盛衰,終于姹紫嫣紅開遍滿園,創造著祖國燦爛的文化。這是古往今來無數雜技藝人辛勤勞動的結果,飽含著代代雜技藝人的集體智慧。